您好! 欢迎您访问金水区慈善总会官方网站!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慈善新闻 > 慈善聚焦

“红头文件”上的“慈善项目”能投资返利?当心!这是诈骗

发布人: 金水区慈善总会    阅读量: 716    发布时间:2024-12-30 09:01:29

如果有人告诉您,现在有一个“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”开展的“公益活动”,名叫“共赴小康项目”,您只要注册就能抽奖,只要创投就能有收益,而且这个项目还有一个印着财政部或者民政部三个大字的红头文件,您会不会心动?

/


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从未设“共赴小康项目”

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,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介绍了搜集的关于所谓“共赴小康项目”的相关资料。这个项目根本不是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开展的公益活动,而是打着基金会名义的诈骗活动。

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 马中胜:公益慈善活动的本质是自愿无偿的原则,任何以投资回报、高利等名义的慈善行为都是属于诈骗行为。

如何辨别假冒慈善名义的诈骗行为?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》规定,慈善捐赠的核心本质是公益性和非营利性,任何声称通过捐赠可以获利的,承诺大额捐赠并要求预付费用的,社会公众都要提高警惕,避免因“天上掉馅饼”的诱惑而上当受骗。

  • 社会公众在向某组织捐赠前,可以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“慈善中国”(cszg.mca.gov.cn)查询该组织是不是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慈善组织、是否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等信息。
  • 面对一些“捐款”链接时,应当加强对相关银行账号等信息的核实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。
  • 慈善组织在接受大额捐赠前,也应当核实捐赠人的身份、捐赠来源及资金的合法性。通过官方渠道验证捐赠人的背景及资信情况,确保捐赠的真实性。
提示大家,遇到任何声称捐赠能获利等假借慈善名义骗取财产的行为,一定要谨防上当,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详情点击链接:

https://content-static.cctvnews.cctv.com/snow-book/index.html?item_id=8690092740648321912&t=1735426621645&toc_style_id=feeds_default&share_to=copy_url&track_id=525582a8-6c3a-450b-a40e-60f3851f9f8f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分享至:

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宏康路66号12号楼  邮编:450000

豫ICP备2021007250号-1   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963号    版权所有 © 2021 郑州市金水区慈善总会

技术支持: 郑州文达岭峰